今日新闻 日期:2025.7.1
根据气相色谱柱老化的专业判断方法,结合常见故障特征,以下是系统化的判断流程和操作建议:
一、需老化的典型现象(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需处理)
1、基线异常
基线漂移>0.1mV/h或噪声显著增大。
非进样时段出现“毛刺“或突然波动。
2、峰形与分离问题
空白进样出现重复性鬼峰(杂质峰)。
峰拖尾(拖尾因子>1.5)、分叉或展宽。
相邻峰分离度R<1.5.
3、保留时间变化
同一物质保留时间漂移>5%。
二、老化效果验证方法
1、流失曲线叠加法
操作步骤:色谱柱不接检测器,程序升温老化50℃→柱温上限-20℃,10℃/min.
连续运行3次空白程序升温(不进样)
叠加3张流失曲线图谱。
判断标准:若三条曲线基本重合,说明老化完成。
若曲线逐次降低且不重合,需延长老化时间。
2、检测器基线观察法
适用检测器:FID(氢火焰离子化)
观察要点:升温末端基线升高后逐渐回落平稳。
空白进样无杂峰出现
3、程序升温空白测试
老化后连接检测器,运行升温空白程序。
若出现杂峰或基线异常,需重新老化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1、温度控制
老化温度=方法高温度+20-30℃(但低于柱温上限)
避免过夜高温老化。
2、系统排查
若老化无效、检查:
载气纯度(需>99.999%)
进样口隔垫/衬管污染
载气渗入(高温下固定相氧化)
3、特殊场景
极性柱:需更严格监控柱流失。
长期闲置柱:先低温80℃通载气2小时在逐步升温老化。
操作建议:新柱首次老化建议4~8小时,使用中的柱子根据污染程度调整时间。定期维护可结合进样口清洗
同步进行,确保系统稳定性。